首页 > 清风苑 > 史鉴 正文

史鉴

一片清凉意

稿件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 2024-07-19 09:33:49

  夏天的雨多是暴雨,在古人的笔下似有地动山摇的气势。宋代诗人华岳的《骤雨》说:“怒涛顷刻卷沙滩,十万军声吼鸣瀑”,暴雨如浪涛拍岸,如瀑布嘶鸣,其来势之猛、雨声之壮使人惊心动魄。陆游在《七月十九日大风雨雷电》中写道:“雷车动地电火明,急雨遂作盆盎倾”,上半句写出了夏雨的急骤,如雷如电,下半句可见雨势之猛,就像是用盆装水往外倒。唐代诗人崔道融在《溪上遇雨》中说:“坐看黑云衔猛雨,喷洒前山此独晴”,“喷洒”二字甚是奇绝,这句诗描绘出了太阳雨这一独特现象,东边日出西边雨,深得夏雨之趣。 

  要说写夏雨最为新鲜活泼的,当数苏轼的几首绝句。“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。卷地风来忽吹散,望湖楼下水如天。”夏雨一般来得快去得也快,苏轼紧紧抓住这一特征,句句烘托出夏雨的瞬息变化、难以预料。“游人脚底一声雷,满座顽云拨不开。天外黑风吹海立,浙东飞雨过江来。十分潋滟金樽凸,千杖敲铿羯鼓催。唤起谪仙泉洒面,倒倾鲛室泻琼瑰。”苏轼于杭州有美堂见此暴雨,不禁诗兴大发,他笔端充沛、绘声状形,甚至想邀请沉醉的李白,来共同欣赏这珠玉洒遍山川的急雨之景,可谓景奇、人奇、诗更奇。 

  夏雨并非都是忽来忽散,也有阴雨绵长的时候,那便是存在于江南的梅雨季节。“黄梅时节家家雨,青草池塘处处蛙。有约不来过夜半,闲敲棋子落灯花”,宋代诗人赵师秀在夜色里静待友人的到来,他敲着棋子、看着灯花,耳畔却是雨声蛙声,淅淅沥沥、迷迷蒙蒙,好一片静谧的南国风情。“试问闲愁都几许?一川烟草,满城风絮,梅子黄时雨”,宋代诗人贺铸因此句得了个“贺梅子”的雅号,闲愁原是没有形状的,但经过诗人的点化,从无形变为有形,化在漫无边际的细雨之中。 

  与夏雨最为匹配的意象,当数夏荷。宋词里颇多写雨荷的妙句。欧阳修“听到”了雨荷,“柳外轻雷池上雨,雨声滴碎荷声”,仅仅十三个字,写到了雷声、雨声、荷声,写到了这几种声音的变化与交融,好一幅“声音画卷”。杨万里有一双善于发现生活之美的眼睛,他的诗就好比照相机的“快门”,定格下生活的某个迷人瞬间,“却是池荷跳雨,散了真珠还聚。聚作水银窝,泻清波”,荷叶之青,更衬托雨珠之白,在流动不定中显得格外可爱。 

  夏雨摇曳,染湿的不仅是风、不仅是尘寰,更浸透了人们的心怀,给人带来惬意的凉爽。“奇声集空庭,爽气生细葛。素秋虽尚遥,聊喜宽肺渴。”虽然离暑气消散的秋天还早,但因夏雨的到来,陆游顿感万物洁净、神清气爽。“暑天不是苦多雨,爱与人间生晚凉”,夏日漫漫,还有什么比黄昏时送来幽凉阵雨更好的呢?“雨过不知龙去处,一池草色万蛙鸣”,元末明初的刘基笔下的雨后夏天,甚是温柔幽静,捎带着蛙鸣也变得悦耳耐听了。 

  人间最大的乐事之一,就是久旱逢甘霖,对于农夫而言,及时的夏雨是深切的期盼。唐代田园诗人王驾曾写道:“非惟消旱暑,且喜救生民。天地如蒸湿,园林似却春。洗风清枕簟,换夜失埃尘。又作丰年望,田夫笑向人。”夏雨使庄稼脱离了枯焦之危,灌溉出了收获的希望。明代诗人郑善夫推崇忧国忧民的杜甫,他眼中的夏雨尽是民生:“南天春苦旱,咎在岁星沉。四月禾苗歇,三农雨望深。油云肤寸合,一似雨黄金。君王社稷主,要识上天心。”庙堂上颁布的善政,与夏天普降的雨水一样,都是百姓安身立命的重要保障,顺天应时、排忧解难应当是为政者的本分。 

  “一夕骄阳转作霖,梦回凉冷润衣襟。”虽然夏雨赠予人们的是暑天宝贵的凉爽,但夏雨泛滥,造成洪涝,影响到生产生活,就不是好事了。愿夏雨带来的是一片清凉的诗意,而不是一片泽国。(孙利娟)

>>><<<